18

2022

-

08

智能门窗生产线的灵活与实用之道


由于我国建筑门窗尺寸不统一,门窗产品只能个性化定制,没有有效的国家标准,导致门窗产品产业化难以发展。企业仅仅依靠手工生产很难做大做强,所以符合要求的智能门窗生产线至少应该具有节省劳动力、降低劳动强度、提高效率、产品一致性强、灵活快速变化等特点。

智能门窗生产线

 

       门窗的定制生产模式不同于标准产品,因为其流程繁琐,中间环节多,出错的可能性更大。在调研时发现,前端工艺设备使用全自动数控加工中心生产原材料,产量达到20件/h,后端配件全部采用人工组装,组装效率不到来料速度的一半,存在堆码现象。部分工件尺寸较大,手工单面装配后重量较重,背面装配翻转困难;不同规格门窗的来料、下料、暂存处理量大,处理时间过长,很大地制约了企业的生产能力。该企业表示,他们迫切需要物流线路、周转机构、装配机构等,提高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。为了帮助用户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,工程专家为此工艺定制了一条智能门窗生产线。

       智能门窗生产线结构介绍:

1、悬臂起重机。可以实现产品的装卸。产品上线后,首先经过卡扣组装工位,由传送机完成相关动作,制成半成品。

2、自动翻转机构。采用可移动的双转向工位方式,利用圆形转向机构和行走齿轮齿条机构配合,使产品行走半圈,传感器感知行走长度,停到位后可实现180度转向。可调夹具可以用来固定不同规格的门窗。

3、压路机物流线。它由一条上输送线、两条翻转下料过渡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组成,将所有生产设备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。

4、存放提升机构。这个平台是用来存放门窗框的。传动机构和导向装置共同控制平台的升降。平台感应到门窗框数量的变化,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,启动传动机构,实现平台的升降。设置限位块使平面保持稳定位置,防止产品在取放门窗框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坏。智能门窗生产线实现了设备点与点的对接,利用生产管理软件提高了操作水平。整个系统除了设备检验员和中控室管理人员,没有一线操作人员,生产效率提高近一倍,可以满足前端来料节拍。全线运行平稳,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高到99%。同时预留MES扩展接口,方便日后门窗产品暂存措施升级。

       今后,相关部门将出台相关标准,统一住宅门窗尺寸。这一政策将打破制约门窗行业发展的瓶颈,许多中小企业将面临出局的危险。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利用智能门窗生产线,率先实现智能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,无疑就把握住了未来市场的发展机遇,从而引领市场潮流乃至行业发展。